苹果VPN连接自动关闭
在我们的认知里,“间谍”总是以被敌人金钱诱惑的形象出现,也总有一部分人因为眼前的小恩小惠,就把国家大义和民族情感一起抛到九霄云外。
涉案人董某,35岁,拥有国内顶尖高校硕士学历,时任该国企国际业务部高级项目经理,直接负责企业核心出口业务,手里掌握着从产品技术到海外布局的全套敏感数据。
董某入职7年来,业务能力突出,曾多次拿下重要海外订单,于是便生起了晋升的想法,但申请过两次全部失败。
董某开始通过境外社交平台,主动接触某国所谓“商业研究机构”,对方很快表明真实身份为该国情报部门人员,双方很快达成合作统一。
此后半年里,董某多次泄露机密文件,涵盖企业出口货物明细清单,包括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、利润率及未公开的新产品研发进度。
国际物流运输路线,详细标注了货轮停靠港口、航行时间及沿途安保部署节点;年度战略合作项目投标底价。
该国企一艘运输的货轮在某国港口被拦截,对方以“涉嫌走私”为由扣留船只,实则是根据董某提供的物流路线和货物明细,而对方借机捏造罪名进行国际抹黑。
这次拦截导致货轮滞留多日,错过项目工期,直接导致企业出现巨额的损失,还影响了企业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信誉。
通过对企业内部数据传输的实时监测,相关人员发现有异常数据向境外服务器传输,且源头指向董某的办公电脑和私人手机。
技术团队通过数字溯源,锁定董某使用的境外加密邮箱账号,借助专业工具恢复了他已删除的多封泄密邮件原始内容,完整还原泄密轨迹。
掌握证据之后,国安人员立刻采取行动,当天在董某办公室将其抓获,当时他正在修改下周的出口货船调度计划,电脑屏幕上还残留着VPN连接记录。
目前苹果VPN连接自动关闭,董某因“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”被依法批捕,根据其泄密内容的涉密等级和造成的损失,有可能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,且终身不得从事任何涉密岗位。
董郁玉常以“课题调研”名义接触航天、能源等敏感行业,通过访谈、问卷等形式套取内部数据,再将信息整理成加密文档。
甚至通过境外基金会“东亚文化交流促进会”洗钱,将情报报酬伪装成“科研经费”,累计转移资金超300万元。
在掌握其接头时间和地点后,办案人员在某咖啡馆将两人当场抓获,现场查获存有200多份敏感信息的加密硬盘,以及标注“内部参考”的情报汇总表。
作为曾活跃于财经领域的媒体人,她凭借专访经济决策高层的便利,借“资料核对”名义获取未公开的政策信息。
调查显示,她用加密通讯软件与境外联系,将手机云端作为涉密文件“备份库”,甚至在境外出差时,将纸质版敏感材料夹在行李中带出。
2021年,国安部门在其准备出境时将其抓获,2022年法院以“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”判处其二年十一个月有期徒刑,服刑期满后被驱逐出境。
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,境外情报机构的渗透手段越来越隐蔽,他们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,通过金钱诱惑、情感拉拢等方式发展“内鬼”。
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,面对可疑人员的接触和诱惑,要保持警觉,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,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国家安全防线。